一语破的的反义词有:不可名状,不可名貌,泛泛之谈,言不及义,言之无物,隔靴搔痒,一语破的[yī yǔ pò dì]的解释: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出自: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1 不可名状 】
【拼音】
bù kě míng zhuàng
【解释】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
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2 不可名貌 】
【拼音】
bù kě míng mào
【解释】
名:说出。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出处】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 3 泛泛之谈 】
【拼音】
fàn fàn zhī tán
【解释】
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
【出处】
孙犁《澹定集·辟栏说明》:“一切泛泛之谈,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之作,虽名家不收。”
【 4 言不及义 】
【拼音】
yán bù jí yì
【解释】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5 言之无物 】
【拼音】
yán zhī wú wù
【解释】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出处】
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 6 隔靴搔痒 】
【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解释】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一言中的 一语中的 一语道破 一针见血 刀刀见血 单刀直入 对症下药 要言不烦 言必有中
一 语 破 的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208634726427.html
上一篇:胆小如鼠的反义词
下一篇:一代奸雄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