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自得的反义词有:坐卧不宁,失魂落魄,忐忑不安,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拍案而起,气喘吁吁,痛定思痛,若有所失,黯然神伤,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的解释: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出自:《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 1 坐卧不宁 】
【拼音】
zuò wò bù níng
【解释】
同“坐卧不安”。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 2 失魂落魄 】
【拼音】
shī hún luò pò
【解释】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 3 忐忑不安 】
【拼音】
tǎn tè bù ān
【解释】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 4 忧心忡忡 】
【拼音】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5 惴惴不安 】
【拼音】
zhuì zhuì bù ān
【解释】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 6 拍案而起 】
【拼音】
pāi àn ér qǐ
【解释】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 7 气喘吁吁 】
【拼音】
qì chuǎn xū xū
【解释】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 8 痛定思痛 】
【拼音】
tòng dìng sī tòng
【解释】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出处】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9 若有所失 】
【拼音】
ruò yǒu suǒ shī
【解释】
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神情怅惘;心神不定的样子。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 梁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失。”
【 10 黯然神伤 】
【拼音】
àn rán shén shāng
【解释】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 怡然自得 悠游自在 悠然自适 泰然自若 自得其乐 自由自在 逍遥自得 闲云野鹤 闲情逸致
悠 然 自 得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195087526348.html
上一篇:正规军的反义词
下一篇:穿凿附会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