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处之的反义词


泰然处之的反义词

泰然处之的反义词有:六神无主哭笑不得寝食不安忐忑不安惊惶失措拍案而起神思恍惚自相惊忧自相惊扰食不甘味,泰然处之[tài rán chǔ zhī]的解释: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出自:《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泰然处之的反义词详解

1 六神无主

【拼音】

liù shén wú zhǔ

【解释】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2 哭笑不得

【拼音】

kū xiào bù dé

【解释】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3 寝食不安

【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解释】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4 忐忑不安

【拼音】

tǎn tè bù ān

【解释】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5 惊惶失措

【拼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6 拍案而起

【拼音】

pāi àn ér qǐ

【解释】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7 神思恍惚

【拼音】

shén sī huǎng hū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出处】

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8 自相惊忧

【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解释】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9 自相惊扰

【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解释】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10 食不甘味

【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解释】

甘:味道好。吃东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泰然处之的近义词

安之若素 泰然居之 泰然自若

“泰然处之”单字解释

泰 然 处 之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351343427426.html

上一篇:戛然而止的反义词

下一篇:破约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