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有愧的反义词有:不愧不怍,于心无愧,仰不愧天,俯仰无愧,内省不疚,心安理得,扪心无愧,无愧衾影,行不愧影,寝不愧衾,问心无愧,问心有愧[wèn xīn yǒu kuì]的解释: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 1 不愧不怍 】
【拼音】
bù kuì bù zuò
【解释】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2 于心无愧 】
【拼音】
yú xīn wú kuì
【解释】
愧:惭愧,羞愧。从心里感到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
【出处】
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 3 仰不愧天 】
【拼音】
yǎng bú kuì tiān
【解释】
仰:抬头;愧:惭愧。抬头没有对不起天的地方。指自省没有做过不好的事;问心无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4 俯仰无愧 】
【拼音】
fǔ yǎng wú kuì
【解释】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5 内省不疚 】
【拼音】
nèi xǐng bù jiù
【解释】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6 心安理得 】
【拼音】
xīn ān lǐ dé
【解释】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出处】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7 扪心无愧 】
【拼音】
mén xīn wú kuì
【解释】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 8 无愧衾影 】
【拼音】
wú kuì qīn yǐng
【解释】
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出处】
《宋史·蔡元定传》:“刎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 9 行不愧影,寝不愧衾 】
【拼音】
xíng bù kuì yǐng,qǐn bù kuì qīn
【解释】
影:影子;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形容日夜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毫无愧欠之处
【出处】
《宋史·儒林传·蔡元定》:“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 10 问心无愧 】
【拼音】
wèn xīn wú kuì
【解释】
愧:惭愧。问问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
内疚神明 无地自容 瞒心昧己
问 心 有 愧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896424711.html
上一篇:东道的反义词
下一篇:坚苦卓绝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