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实的反义词有:不务空名,名下无虚,名不虚传,名不虚得,名不虚立,名不虚行,名副其实,名实相副,名实相称,名实相符,名符其实,当之无愧,名不副实[míng bù fù shí]的解释: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出自: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 1 不务空名 】
【拼音】
bù wù kōng míng
【解释】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出处】
毛泽东《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 2 名下无虚 】
【拼音】
míng xià wú xū
【解释】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出处】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俨如江西景德镇所烧窑器,瑰玮可观,可谓名下无虚矣。”
【 3 名不虚传 】
【拼音】
míng bù xū chuán
【解释】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 4 名不虚得 】
【拼音】
míng bù xū dé
【解释】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
【出处】
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 5 名不虚立 】
【拼音】
míng bù xū lì
【解释】
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 6 名不虚行 】
【拼音】
míng bù xū xíng
【解释】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 7 名副其实 】
【拼音】
míng fù qí shí
【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 8 名实相副 】
【拼音】
míng shí xiāng fù
【解释】
名声和实际一致。
【出处】
汉 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
【 9 名实相称 】
【拼音】
míng shí xiāng chèn
【解释】
指名声与实际一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2回:“妹子这个名字,叫做有名无实,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他才名实相称哩。”
【 10 名实相符 】
【拼音】
míng shí xiāng fú
【解释】
名声或名称和实际一致。
【出处】
三国 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 11 名符其实 】
【拼音】
míng fú qí shí
【解释】
见“名副其实”。
【出处】
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 12 当之无愧 】
【拼音】
dāng zhī wú kuì
【解释】
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当:担当;承受;之:指所给的荣誉或称号。
【出处】
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名不符实 名不虚传 名存实亡 名实不副 名过其实 名高难副 声闻过实 声闻过情 徒有虚名 徒负虚名 挂羊头卖狗肉 有名无实 滥竽充数 盛名难副 虚有其表 蚕绩蟹匡 表里不一
名 不 副 实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894924685.html
上一篇:疑团莫释的反义词
下一篇:驯服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