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的反义词有:不以为耻,不可告人,不干不净,偷偷摸摸,偷鸡摸狗,偷鸡盗狗,含沙射影,城狐社鼠,心怀叵测,暗箭中人,暗箭伤人,百般无赖,藏头护尾,谲而不正,贼头贼脑,邪门歪道,阴谋诡计,鬼头鬼脑,鬼蜮伎俩,鬼鬼祟祟,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的解释: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出自: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1 不以为耻 】
【拼音】
bù yǐ wéi chǐ
【解释】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
《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 2 不可告人 】
【拼音】
bù kě gào rén
【解释】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出处】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 3 不干不净 】
【拼音】
bù gān bù jìng
【解释】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 4 偷偷摸摸 】
【拼音】
tōu tōu mō mō
【解释】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 5 偷鸡摸狗 】
【拼音】
tōu jī mō gǒu
【解释】
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 6 偷鸡盗狗 】
【拼音】
tōu jī dào gǒu
【解释】
见“偷鸡摸狗”。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每日却自和西门庆在楼上任意取乐,却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鸡盗狗之欢,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任意停眠整宿。”
【 7 含沙射影 】
【拼音】
hán shā shè yǐng
【解释】
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居水中;听到人声;会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 8 城狐社鼠 】
【拼音】
chéng hú shè shǔ
【解释】
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
【出处】
《晋书 谢鲲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 9 心怀叵测 】
【拼音】
xīn huái pǒ cè
【解释】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 10 暗箭中人 】
【拼音】
àn jiàn zhòng rén
【解释】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出处】
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11 暗箭伤人 】
【拼音】
àn jiàn shāng rén
【解释】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 12 百般无赖 】
【拼音】
bǎi bān wú lài
【解释】
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 13 藏头护尾 】
【拼音】
cáng tóu hù wěi
【解释】
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出处】
汉·蔡邕《九势》:“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 14 谲而不正 】
【拼音】
jué ér bù zhèng
【解释】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15 贼头贼脑 】
【拼音】
zéi tóu zéi nǎo
【解释】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 16 邪门歪道 】
【拼音】
xié mén wāi dào
【解释】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出处】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 17 阴谋诡计 】
【拼音】
yīn móu guǐ jì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 18 鬼头鬼脑 】
【拼音】
guǐ tóu guǐ nǎo
【解释】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 19 鬼蜮伎俩 】
【拼音】
guǐ yù jì liǎng
【解释】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 20 鬼鬼祟祟 】
【拼音】
guǐ guǐ suì suì
【解释】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为国捐躯 光明磊落 公明正大 公而忘私 名正言顺 含沙射影 堂堂正正 堂皇正大 大公无私 大公至正 明人不做暗事 明堂正道 杀身成仁 浩然之气 舍己为人 舍生取义 舍身求法 行不由径 襟怀坦白 铁面无私
光 明 正 大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761522062.html
上一篇:其乐无穷的反义词
下一篇:缺陷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