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提并论的反义词有:一分为二,不可同年而语,不可同日而语,不足齿数,此一时,彼一时,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的解释: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论:谈论;对待。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1 一分为二 】
【拼音】
yī fēn wéi èr
【解释】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出处】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 2 不可同年而语 】
【拼音】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解释】
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变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3 不可同日而语 】
【拼音】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解释】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4 不足齿数 】
【拼音】
bù zú chǐ shǔ
【解释】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出处】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
【 5 此一时,彼一时 】
【拼音】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解释】
此:这;彼:那。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一概而论 同年而校 同日而语 混为一谈 相提而论 等量齐观
相 提 并 论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691820591.html
上一篇:开宗明义的反义词
下一篇:植党营私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