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及义的反义词有:一语破的,一语道破,一针见血,提纲挈领,言为心声,言之有理,言必有中,言近旨远,言不及义[yán bù jí yì]的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出自: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1 一语破的 】
【拼音】
yī yǔ pò dì
【解释】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出处】
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2 一语道破 】
【拼音】
yī yǔ dào pò
【解释】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 3 一针见血 】
【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解释】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 4 提纲挈领 】
【拼音】
tí gāng qiè lǐng
【解释】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5 言为心声 】
【拼音】
yán wéi xīn shēng
【解释】
言:语言。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 6 言之有理 】
【拼音】
yán zhī yǒu lǐ
【解释】
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
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 7 言必有中 】
【拼音】
yán bì yǒu zhòng
【解释】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8 言近旨远 】
【拼音】
yán jìn zhǐ yuǎn
【解释】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胡言乱语 鬼话连篇
言 不 及 义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689120534.html
上一篇:复会的反义词
下一篇:只专不红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