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笑颜开的反义词


喜笑颜开的反义词

喜笑颜开的反义词有:七孔生烟号啕大哭吹胡子瞪眼睛哭天抹泪唉声叹气嗳声叹气如丧考妣干啼湿哭忧心忡忡怒目切齿怒目横眉怒目睁眉怒眉睁目愁眉泪眼愁眉苦脸愁眉锁眼愁肠九转愁肠百结暗气暗恼泣下沾襟泪下如雨涕泪交零满腔怒火痛哭流涕眼泪汪汪,喜笑颜开[xǐ xiào yán kāi]的解释: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出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喜笑颜开的反义词详解

1 七孔生烟

【拼音】

qī kǒng shēng yān

【解释】

同“七窍生烟”。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2 号啕大哭

【拼音】

háo táo dà kū

【解释】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3 吹胡子瞪眼睛

【拼音】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 jīng

【解释】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4 哭天抹泪

【拼音】

kū tiān mǒ lèi

【解释】

形容哭哭啼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5 唉声叹气

【拼音】

āi shēng tàn qì

【解释】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6 嗳声叹气

【拼音】

ài shēng tàn qì

【解释】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薛蟠急得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嗳声叹气。”

7 如丧考妣

【拼音】

rú sàng kǎo bǐ

【解释】

妣:音比;考妣:旧时对父母死后的称呼;父亲死后叫考;母亲死后叫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出处】

《尚书 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8 干啼湿哭

【拼音】

gàn tí shī kū

【解释】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出处】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9 忧心忡忡

【拼音】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0 怒目切齿

【拼音】

nù mù qiè chǐ

【解释】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愤恨之极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

【出处】

晋 刘伶《酒德颂》:“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11 怒目横眉

【拼音】

nù mù héng méi

【解释】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出处】

五代 后蜀 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12 怒目睁眉

【拼音】

nù mù zhēng méi

【解释】

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但见赵云怒目睁眉,只待厮杀。”

13 怒眉睁目

【拼音】

nù méi zhēng mù

【解释】

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出处】

茅盾《大泽乡》:“是站着的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14 愁眉泪眼

【拼音】

chóu méi lèi yǎn

【解释】

皱着眉头,掉下眼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

【出处】

元 方伯成《端正好 忆别》套曲:“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恨见应难。”

15 愁眉苦脸

【拼音】

chóu méi kǔ liǎn

【解释】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16 愁眉锁眼

【拼音】

chóu méi suǒ yǎn

【解释】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17 愁肠九转

【拼音】

chóu cháng jiǔ zhuǎn

【解释】

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18 愁肠百结

【拼音】

chóu cháng bǎi jié

【解释】

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19 暗气暗恼

【拼音】

àn qì àn nǎo

【解释】

受了气闷在心里。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

20 泣下沾襟

【拼音】

qǐ xià zhān jīn

【解释】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出处】

《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21 泪下如雨

【拼音】

lèi xià rú yǔ

【解释】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

【出处】

《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

22 涕泪交零

【拼音】

tì lèi jiāo líng

【解释】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出处】

汉 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23 满腔怒火

【拼音】

mǎn qiāng nù huǒ

【解释】

满腔:充满心中;怒火:形容极大的愤怒。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出处】

《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24 痛哭流涕

【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解释】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25 眼泪汪汪

【拼音】

yǎn lèi wāng wāng

【解释】

眼中饱含泪水。形容人十分激动或悲痛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5卷:“且说那妇人见了丈夫,眼泪汪汪,入去大相国寺里烧了香出来。”

喜笑颜开的近义词

喜上眉梢 喜形于色 喜气洋洋 喜眉笑眼 喜笑盈腮 嬉皮笑脸 欢天喜地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笑容可掬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单字解释

喜 笑 颜 开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623719794.html

上一篇:胡说八道的反义词

下一篇:具体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