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的近义词有:卧雪眠霜,披星戴月,早作夜息,栉沐风雨,栉风酾雨,栖风宿雨,纚风沐雨,雨沐风餐,露宿风餐,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餐风露宿,栉风沐雨[zhì fēng mù yǔ]的解释: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出自: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 1 卧雪眠霜 】
【拼音】
wò xuě mián shuāng
【解释】
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 2 披星戴月 】
【拼音】
pī xīng dài yuè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3 栉沐风雨 】
【拼音】
zhì mù fēng yǔ
【解释】
同“栉风沐雨”。
【出处】
后晋·沈昫《旧唐书·宣宗纪》:“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 ”
【 4 栉风酾雨 】
【拼音】
zhì fēng shāi yǔ
【解释】
见“栉风沐雨”。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都兴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栉风酾雨,始终戎幕。”
【 5 栖风宿雨 】
【拼音】
qī fēng xiǔ yǔ
【解释】
在风雨中止息。形容奔波辛劳。
【出处】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反抗侵略保卫祖国,栖风宿雨是平常。”
【 6 纚风沐雨 】
【拼音】
xǐ fēng mù yǔ
【解释】
纚:古代束发的布帛。风吹头,雨洗发。形容四处奔波,十分辛苦
【出处】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执事自西北控东南之议不复可行,恐纚风沐雨正无已时。”
【 7 雨沐风餐 】
【拼音】
yǔ mù fēng cān
【解释】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出处】
宋 刘宰《石翁姥》:“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 8 露宿风餐 】
【拼音】
lù sù fēng cān
【解释】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 9 风尘仆仆 】
【拼音】
fēng chén pú pú
【解释】
风尘:指旅行。仆:走路劳累的样子。旅行艰辛困顿;行路劳累疲乏。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 10 风餐露宿 】
【拼音】
fēng cān lù sù
【解释】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
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 11 餐风露宿 】
【拼音】
cān fēng lù sù
【解释】
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
【出处】
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栉 风 沐 雨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805722962.html
上一篇:从军的近义词_从军的同义词
下一篇:摧残的近义词_摧残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