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的近义词有:一筹莫展,七手八脚,不知所措,举止失措,如坐针毡,小手小脚,惊惶失措,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手脚无措,手足失措,措手不及,无所措手足,束手就擒,束手待毙,束手无策,狼狈不堪,猝不及防,莫措手足,计无所出,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的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自: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1 一筹莫展 】
【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
【解释】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2 七手八脚 】
【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解释】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 3 不知所措 】
【拼音】
bù zhī suǒ cuò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4 举止失措 】
【拼音】
jǔ zhǐ shī cuò
【解释】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 5 如坐针毡 】
【拼音】
rú zuò zhēn zhān
【解释】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
《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6 小手小脚 】
【拼音】
xiǎo shǒu xiǎo jiǎo
【解释】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出处】
峻青《海啸》第四章:“你喝起酒来,却小手小脚的。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称吧!”
【 7 惊惶失措 】
【拼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8 惊慌失措 】
【拼音】
jīng huā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9 手忙脚乱 】
【拼音】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解释】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10 手脚无措 】
【拼音】
shǒu jiǎo wú cuò
【解释】
同“手足无措”。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府尹胡师文,见了上司批文,慌得手脚无措。”
【 11 手足失措 】
【拼音】
shǒu zú shī cuò
【解释】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
【出处】
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心神靡宁,顾已惭觍,手足失措。”
【 12 措手不及 】
【拼音】
cuò shǒu bù jí
【解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 13 无所措手足 】
【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解释】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 14 束手就擒 】
【拼音】
shù shǒu jiù qín
【解释】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 15 束手待毙 】
【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解释】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 16 束手无策 】
【拼音】
shù shǒu wú cè
【解释】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17 狼狈不堪 】
【拼音】
láng bèi bù kān
【解释】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 18 猝不及防 】
【拼音】
cù bù jí fáng
【解释】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 19 莫措手足 】
【拼音】
mò cuò shǒu zú
【解释】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明史·杨守随传》:“天下嗷嗷,莫措手足。”
【 20 计无所出 】
【拼音】
jì wú suǒ chū
【解释】
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出处】
《晋书 顾荣传》:“兄弟姻娅盘固州郡,威逼士庶以为臣仆,于时贤愚计无所出。”
从容不迫 慢条斯理 措置裕如 神色自若
手 足 无 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