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近义词有:不堪一击,势如破竹,拉朽摧枯,拉枯折朽,推枯折腐,摧朽拉枯,摧枯折腐,摧枯振朽,燎发摧枯,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的解释: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出自:《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 1 不堪一击 】
【拼音】
bù kān yī jī
【解释】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出处】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 2 势如破竹 】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3 拉朽摧枯 】
【拼音】
lā xiǔ cuī kū
【解释】
同“摧枯拉朽”。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 4 拉枯折朽 】
【拼音】
lā kū shé xiǔ
【解释】
同“摧枯拉朽”。
【出处】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 5 推枯折腐 】
【拼音】
tuī kū shé fǔ
【解释】
犹言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极易打垮。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今我至京师,陈上谷、渔阳兵马之众,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奔乌合之众,如推枯折腐耳。”
【 6 摧朽拉枯 】
【拼音】
cuī xiǔ lā kū
【解释】
见“摧枯拉朽”。
【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 7 摧枯折腐 】
【拼音】
cuī kū zhé fǔ
【解释】
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弇传》:“反覆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 8 摧枯振朽 】
【拼音】
cuī kū zhèn xiǔ
【解释】
犹摧枯拉朽。
【出处】
《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
【 9 燎发摧枯 】
【拼音】
liǎo fà cuī kū
【解释】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出处】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 10 秋风扫落叶 】
【拼音】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解释】
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坚不可摧 抛戈卸甲
摧 枯 拉 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