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声色的近义词_不露声色的同义词


不露声色的近义词

不露声色的近义词有:不动声色不露神色不露辞色面不改色,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的解释: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出自: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不露声色的近义词详解

1 不动声色

【拼音】

bù dòng shēng sè

【解释】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出处】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2 不露神色

【拼音】

bù lù shén sè

【解释】

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3 不露辞色

【拼音】

bù lù cí sè

【解释】

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4 面不改色

【拼音】

miàn bù gǎi sè

【解释】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不露声色的反义词

原形毕露 大张旗鼓 失魂落魄 情不自禁 面如土色

“不露声色”单字解释

不 露 声 色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792722703.html

上一篇:妄自菲薄的近义词_妄自菲薄的同义词

下一篇:不伦不类的近义词_不伦不类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