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礼的近义词有:客客气气,必恭必敬,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礼贤下士,落落大方,彬彬有礼[bīn bīn yǒu lǐ]的解释: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出自: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1 客客气气 】
【拼音】
kè kè qì qì
【解释】
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8回:“巧珍道:‘故歇客客气气算啥夏?’”
【 2 必恭必敬 】
【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解释】
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 3 文质彬彬 】
【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解释】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4 温文尔雅 】
【拼音】
wēn wén ěr yǎ
【解释】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5 礼贤下士 】
【拼音】
lǐ xián xià shì
【解释】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6 落落大方 】
【拼音】
luò luò dà fāng
【解释】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下眼相看 丑态百出 专横跋扈 傲慢不逊 傲慢少礼 傲慢无礼 出口伤人 出言不逊 出言无状 动手动脚 口出不逊 少条失教 无父无君 桀骜不恭 横蛮无理 没上没下 盛气临人 破口大骂 蛮不讲理 豕交兽畜 豪横跋扈 骄横跋扈
彬 彬 有 礼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789022630.html
上一篇:宾服的近义词_宾服的同义词
下一篇:濒临的近义词_濒临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