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的近义词_病入膏肓的同义词


病入膏肓的近义词

病入膏肓的近义词有:不可救药二竖为虐人命危浅无可救药深入膏肓生命垂危疾不可为病入骨隨病入骨髓病在膏肓病染膏肓膏肓之疾药石无效行将就木,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的解释: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出自: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病入膏肓的近义词详解

1 不可救药

【拼音】

bù kě jiù yào

【解释】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2 二竖为虐

【拼音】

èr shù wéi nüè

【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3 人命危浅

【拼音】

rén mìng wēi qiǎn

【解释】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 无可救药

【拼音】

wú kě jiù yào

【解释】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5 深入膏肓

【拼音】

shēn rù gāo huāng

【解释】

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6 疾不可为

【拼音】

jí bù kě wéi

【解释】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7 病入骨隨

【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解释】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隨,臣是以无请也。”

8 病入骨髓

【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解释】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9 病在膏肓

【拼音】

bìng zài gāo huāng

【解释】

见“病入膏肓”。

【出处】

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10 病染膏肓

【拼音】

bìng rǎn gāo huāng

【解释】

见“病入膏肓”。

【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11 膏肓之疾

【拼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解释】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12 药石无效

【拼音】

yào shí wú xiào

【解释】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出处】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13 行将就木

【拼音】

xíng jiāng jiù mù

【解释】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病入膏肓的反义词

妙手回春 手到病除 起死回生

“病入膏肓”单字解释

病 入 膏 肓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787022591.html

上一篇:并行不悖的近义词_并行不悖的同义词

下一篇:动摇的近义词_动摇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