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
阴阳之变
【成语拼音】
[yīn yáng zhī biàn]
【成语解释】
早晚和季节的变化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审堂下之阴,而知……阴阳之变。”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早晚和季节的变化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陰陽之變
【英文翻译】
The change of yin and Ya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阴阳之变”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季节
阴字的详细解释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阳字的详细解释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之字的详细解释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变字的详细解释
阴阳之变 晋阳之甲 龙阳之兴 渭阳之情 渭阳之思 众阳之长 岸谷之变 不讳之变 沧桑之变 颠倒阴阳 调和阴阳 调理阴阳 风尘之变 风雷之变 染丝之变 衔橛之变 燮理阴阳 萧墙之变 阴阳惨舒 阴阳怪气
阴字的成语 阳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变字的成语 阴开头的成语 阳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变开头的成语 yin的成语 yang的成语 zhi的成语 bian的成语yyzb的成语阴阳什么什么的成语阴什么之什么的成语阴什么什么变的成语什么阳之什么的成语什么阳什么变的成语什么什么之变的成语
说罢指引解宝看阴阳之变,星河之理。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不韦
这个地煞七十二式,是洞玄子祖师通过走遍山川大江,不辞劳苦,演算天地阴阳之变化,再结合奇山俊峰之百态自创而成。
嗯,逍遥劲,根据师父说,是从道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演变出来的,暗合天地开阖之势,乾坤阴阳之变。
主角自小得爷爷培养,小小年纪便道功小成,十六岁终于功成,遂独自行走都市,经一件件鬼怪之事,历一幕幕阴阳之变。
* 阴阳之变的意思 阴阳之变的成语解释 阴阳之变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398133227754.html
上一篇:阴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