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举 基本解释: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拼音读音】
[yìng jǔ]
【汉字注音】
ㄧㄥˋ ㄐㄩˇ
【简繁字形】
應舉
【是否常用】
是
[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mipot; 李朝威《柳毅传》
参加科举考试。 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如今七国争雄,都下招贤之榜,您孩儿禀过父亲母亲,待和哥哥同去应举。」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元来宋时宗室自有本等禄食,本等职衔,若是情愿读书应举,就不在此例了。」
应字的详细解释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举字的详细解释
应该应当适应应用反应相应供应答应效应应对应急响应应付应邀顺应对应回应理应应酬应运而生
举行举办选举举措举报举动一举并举举世瞩目举重列举举止举足轻重壮举检举大举推举创举举例举世
客船每周应举行1次弃船演习和消防演习.
科举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士人读书应举的积极性,士人数量因此急剧增加。
法院党的安排,两局应举行,在里米尼和塞琉西亚。
勋、同请归赴试,吾以秀才应举,亦本分事,勉诺之,料尔在家亦必预乡试,世俗之见,方以子弟应试为有志上进,吾何必故持异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臧天朔被捕事件,娱乐圈不应该沉默,应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书院为获得生存空间,不断调整其办学模式,满足士人读书应举的需求。
正在这时,章太炎站起来,垂泣而立称,黎元洪是首难的人物,不可辜负他,应举黎为副元帅。
据*弯媒体报道,“太阳花学运”诉求召开“公民宪政会议","行政院"就此曾回应举行“经贸国是会议”。
* 应举的读音是:yìng jǔ,应举的意思:应举 基本解释: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385240127678.html
上一篇:应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