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 乌有,汉语词汇,在虚幻;不存在。
【拼音读音】
[wū yǒu]
【汉字注音】
ㄨ ㄧㄡˇ
【简繁字形】
烏有
【是否常用】
是
[nothing;naught] 虚幻;不存在
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史记&mipot;司马相如列传》
梦当好处成乌有。——袁桷诗
子虚乌有
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乌有,无有,表示没有这件事。作者藉齐心乌有先生之口,提出各种问题。
比喻虚无、不存在的事物。 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虽事涉乌有,义异拟伦,而清新卓尔,殊为佳作。」 《三国演义.第一七回》:「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
乌字的详细解释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有字的详细解释
子虚 虚假
化为乌有 子虚乌有 乌有先生
乌鲁木齐乌鸦乌黑乌龟乌有乌纱帽乌烟瘴气化为乌有乌托邦子虚乌有乌合之众乌亮何首乌乌龙茶乌鸡乌贼乌溜溜乌七八糟乌木乌青
没有只有所有有些有的有关具有有人还有有时有效拥有有着有力国有现有共有有限富有有利
他满腔怒火顷刻间化为乌有。
“变化”常留人间,“会变化的事物”则变为乌有。
在宽恕面前强力会化为乌有,在宽恕面前软弱会化为乌有。没有宽恕不能做到的事情。
大火令老人的所有积蓄化为乌有,邻居们纷纷倾囊相助。
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
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
有些说世界是真实。其它则子虚乌有。
关于非洲疫情的着重叙述有助于澄清一些子虚乌有的说法,例如,贫困某种程度导致了艾滋病蔓延。
你说的那件事实在是子虚乌有,生编硬造出来的。
* 乌有的读音是:wū yǒu,乌有的意思:乌有 乌有,汉语词汇,在虚幻;不存在。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1957717954.html
上一篇:肠胃
下一篇: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