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
三令五申
【成语拼音】
[sān lìng wǔ shēn]
【成语解释】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成语例句】
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申,不能读作“sēn”。
【繁体字形】
三令五申
【英文翻译】
give repeated orders and injunctions
【成语故事】
三令五申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三令五申”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五的成语 三的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成语关注】
命令
三字的详细解释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字的详细解释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五字的详细解释
【申】:1.陈述;说明:申明。申请。三令五申。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五点到十七点。4.上海市的别称。
申字的详细解释
从令如流 敷衍了事
五申三令 千叮万嘱 发号施令
三令五申 五申三令
三字的成语 令字的成语 五字的成语 申字的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 令开头的成语 五开头的成语 申开头的成语 san的成语 ling的成语 wu的成语 shen的成语slws的成语三令什么什么的成语三什么五什么的成语三什么什么申的成语什么令五什么的成语什么令什么申的成语什么什么五申的成语
老师三令五申,不准往学校带零食。
国家三令五申,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
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抽烟。
出发前老师曾经三令五申,远足沿途要保持环境整洁,不可随手乱丢垃圾。
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不准请客送礼,但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三令五申,还是有家长穿着睡意来接孩子。
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抽菸。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督促各学校,要设法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增加体育活动时间。
为了民眾行的安全,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驾驶人于行车中使用手持电话。
* 三令五申的意思 三令五申的成语解释 三令五申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1956017943.html
上一篇:热腾腾
下一篇: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