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寇 入寇,汉语词汇。 拼音:rù kòu 释义:指外敌入侵进犯。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方简时入契丹境钞掠,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於契丹,请为乡道以入寇。
【拼音读音】
[rù kòu]
【汉字注音】
ㄖㄨˋ ㄎㄡ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invade] 入侵;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窜犯
倘吴、 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国演义》
外敌入侵、进犯。 宋.司马光《郭子仪单骑退敌》:「回纥、吐蕃数十万众入寇,合兵围泾阳,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若尽起天下之兵伐蜀,则东吴又将入寇。」
入字的详细解释
【寇】: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寇仇。海寇。外寇(入侵的敌寇)。2.敌人来侵略:入寇。寇边。3.姓。
寇字的详细解释
犯境
进入收入深入投入加入纳入陷入列入引入注入入手入党输入入世步入入学介入入境入侵出入
入寇倭寇流寇敌寇穷寇贼寇海寇外寇草寇寇仇窮寇勿追視如寇仇司寇视如寇仇穷寇勿追寇边視爲寇讎視如寇讎視為寇讎積寇
但八月金人失盟,次年四月大举入寇.
这些海上霸王首先入寇的是奥克尼群岛.
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魏与吴、蜀已成鼎足之势,汝累次入寇,何也?
北地胡人又要入寇了,去年大雪,饿死了不少人,开春胡人可能就要南下了,公孙将军迟疑是不是要回援,他有些不放心幽州。
真宗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入寇,震惊宋廷,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力谏真宗御驾亲征,与辽兵大战于澶州,后订立澶渊之盟,遂两国罢兵,化干戈为玉帛。
叶峰抬头看着寒潭,疾奔过去,他不能加入寇爽等人战斗,所以只能帮寇爽摘取宝药了[造 句网]。
辽西,幽州的一个郡,熹平末年檀石槐大举入寇辽西,在辽西太守赵苞手底下碰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
联军入侵,杀人盈野,倭奴入寇,江山几灭。
* 入寇的读音是:rù kòu,入寇的意思:入寇 入寇,汉语词汇。 拼音:rù kòu 释义:指外敌入侵进犯。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方简时入契丹境钞掠,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於契丹,请为乡道以入寇。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1907217635.html
上一篇:楼群
下一篇:三言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