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的反义词有:不到乌江不尽头,从头彻尾,从头至尾,坚持不懈,坚持不渝,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百折不移,磨穿铁砚,终始若一,铁杵成针,锲而不舍,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的解释: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出自: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 1 不到乌江不尽头 】
【拼音】
bù dào wū jiāng bù jìn tóu
【解释】
乌江:项羽兵败的地方。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眼红喉急,分明似孙庞斗智,赌个你死我活,又如刘项争天下,不到乌江不尽头。”
【 2 从头彻尾 】
【拼音】
cóng tóu chè wěi
【解释】
自始至终
【出处】
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 3 从头至尾 】
【拼音】
cóng tóu zhì wěi
【解释】
由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也作“从头到底”、“从头到尾”。
【出处】
宋 朱熹《答吕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 4 坚持不懈 】
【拼音】
jiān chí bù xiè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5 坚持不渝 】
【拼音】
jiān chí bù yú
【解释】
渝:改变。坚持到底;决不改变。
【 6 持之以恒 】
【拼音】
chí zhī yǐ héng
【解释】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7 滴水穿石 】
【拼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解释】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8 百折不移 】
【拼音】
bǎi zhé bù yí
【解释】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出处】
明 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9 磨穿铁砚 】
【拼音】
mó chuān tiě yàn
【解释】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
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 10 终始若一 】
【拼音】
zhōng shǐ ruò yī
【解释】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出处】
《荀子 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
【 11 铁杵成针 】
【拼音】
tiě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12 锲而不舍 】
【拼音】
qiè ér bù shě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曝十寒 中道而废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 半上落下 半涂而废 半涂而罢 废然而返 打退堂鼓 有始无终 浅尝辄止 虎头蛇尾
半 途 而 废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356442627457.html
上一篇:热心的反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