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二楚的反义词


一清二楚的反义词

一清二楚的反义词有:不明不白含含糊糊含糊不清含糊其词扑朔迷离昏天黑地模糊不清浑然无知胡里胡涂迷迷惑惑,一清二楚[yī qīng èr chǔ]的解释: 十分清楚、明白。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一清二楚的反义词详解

1 不明不白

【拼音】

bù míng bù bái

【解释】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2 含含糊糊

【拼音】

hán hán hū hū

【解释】

含混不清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3 含糊不清

【拼音】

hán hú bù qīng

【解释】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出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4 含糊其词

【拼音】

hán hú qí cí

【解释】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出处】

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壮》:“即相执证,理全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

5 扑朔迷离

【拼音】

pū shuò mí lí

【解释】

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 昏天黑地

【拼音】

hūn tiān hēi dì

【解释】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7 浑然无知

【拼音】

hún rán wú zhī

【解释】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8 胡里胡涂

【拼音】

hú lǐ hú tú

【解释】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9 迷迷惑惑

【拼音】

mí mí huò huò

【解释】

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众人忙端上桂圆汤来,呷了两口,遂起身整衣。”

一清二楚的近义词

一五一十 一清二白 一目了然 一览无余 了如指掌 历历在目 泾渭分明 黑白分明

“一清二楚”单字解释

一 清 二 楚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291613027006.html

上一篇:亲人的反义词

下一篇:十拿九稳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