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改悔的反义词有:去暗投明,反邪归正,弃暗投明,弃邪归正,悔过自责,憬然有悟,改过自新,改邪归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朝过夕改,洗心革面,痛悔前非,痛改前非,痛涤前非,痛自创艾,翻然悔悟,肉袒负荆,脱胎换骨,闭门思愆,死不改悔[sǐ bù gǎi huǐ]的解释:到死也不肯改过悔悟。形容极其顽固;坚持错误。出自: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少数极顽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着右派帽子进棺材。”
【 1 去暗投明 】
【拼音】
qù àn tóu míng
【解释】
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出处】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今愚弟来归,实是去暗投明,脱鬼成人之幸。”
【 2 反邪归正 】
【拼音】
fǎn xié guī zhèng
【解释】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将军反邪归正,与宋某同灭田虎,回朝报奏朝廷,自当录用。”
【 3 弃暗投明 】
【拼音】
qì àn tóu míng
【解释】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 4 弃邪归正 】
【拼音】
qì xié guī zhèng
【解释】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出处】
清 钮琇《觚剩 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 5 悔过自责 】
【拼音】
huǐ guò zì zé
【解释】
悔:追恨。指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志》:“后得反国,不悔过自责,复会诸侯伐郑。”
【 6 憬然有悟 】
【拼音】
jǐng rán yǒu wù
【解释】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出处】
《诗经 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朱熹:“憬,觉悟也。”
【 7 改过自新 】
【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解释】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 8 改邪归正 】
【拼音】
gǎi xié guī zhèng
【解释】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9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解释】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10 朝过夕改 】
【拼音】
zhāo guò xī gǎi
【解释】
形容改正错误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 11 洗心革面 】
【拼音】
xǐ xīn gé miàn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12 痛悔前非 】
【拼音】
tòng huǐ qián fēi
【解释】
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出处】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 13 痛改前非 】
【拼音】
tòng gǎi qián fēi
【解释】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 14 痛涤前非 】
【拼音】
tòng dí qián fēi
【解释】
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
【出处】
《清史稿·恂勤郡王允题传》:“今允题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
【 15 痛自创艾 】
【拼音】
tòng zì chuāng yì
【解释】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 16 翻然悔悟 】
【拼音】
fān rán huǐ wù
【解释】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彻底地转变。形容彻底觉悟过来;思想大转变。
【出处】
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 17 肉袒负荆 】
【拼音】
ròu tǎn fù jīng
【解释】
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18 脱胎换骨 】
【拼音】
tuō tāi huàn gǔ
【解释】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
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 19 闭门思愆 】
【拼音】
bì gé sī qiān
【解释】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怙恶不悛 执迷不悟 死不悔改 积重难返 至死不变
死 不 改 悔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919925149.html
上一篇:开门见山的反义词
下一篇:沉着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