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的反义词有:不寒而栗,投鼠忌器,望而生畏,畏头畏尾,畏葸不前,畏首畏尾,胆小如鼠,谨小慎微,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的解释: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出自:《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 1 不寒而栗 】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解释】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2 投鼠忌器 】
【拼音】
tóu shǔ jì qì
【解释】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 3 望而生畏 】
【拼音】
wàng ér shēng wèi
【解释】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4 畏头畏尾 】
【拼音】
wèi tóu wèi wěi
【解释】
畏:畏惧,害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 5 畏葸不前 】
【拼音】
wèi xǐ bù qián
【解释】
不敢向前。葸:害怕。
【出处】
《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 6 畏首畏尾 】
【拼音】
wèi shǒu wèi wěi
【解释】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 7 胆小如鼠 】
【拼音】
dǎn xiǎo rú shǔ
【解释】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 8 谨小慎微 】
【拼音】
jǐn xiǎo shèn wēi
【解释】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临危不惧 乳犊不怕虎 傲雪凌霜 初生之犊不畏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 所向无敌 无所畏忌 无私无畏 见义勇为 面不改容
无 所 畏 惧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695320667.html
上一篇:朝不虑夕的反义词
下一篇:错综复杂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