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分明的反义词有:一丘之貉,不分皂白,不分青白,不分青红皂白,不识好歹,不辨是非,不问青红皂白,人妖颠倒,倒打一耙,指鹿为马,无间是非,是非不分,是非颠倒,泾渭不分,熏莸同器,玉石不分,白黑不分,皂白不分,薰莸同器,青红皂白,是非分明[shì fēi fēn míng]的解释: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 1 一丘之貉 】
【拼音】
yī qiū zhī hé
【解释】
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2 不分皂白 】
【拼音】
bù fēn zào bái
【解释】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3 不分青白 】
【拼音】
bù fēn qīng béi
【解释】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出处】
见“不分皂白”。
【 4 不分青红皂白 】
【拼音】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5 不识好歹 】
【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解释】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 6 不问青红皂白 】
【拼音】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 7 人妖颠倒 】
【拼音】
rén yāo diān dǎo
【解释】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鬼便遂归,作其父形,且语其家:‘二儿已杀妖矣。’儿暮归,共相庆贺,积年不觉。”
【 8 倒打一耙 】
【拼音】
dào dǎ yī pá
【解释】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 9 指鹿为马 】
【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解释】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 10 无间是非 】
【拼音】
wú jiàn shì fēi
【解释】
指不分别是非。
【出处】
鲁迅《文化偏至论》:“林林之民,咸致同情于不平者,凡有能阻泥教旨,抗拒法皇,无间是非,辄与赞和。”
【 11 是非不分 】
【拼音】
shì fēi bù fēn
【解释】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 12 是非颠倒 】
【拼音】
shì fēi diān dǎo
【解释】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
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13 泾渭不分 】
【拼音】
jīng wèi bù fēn
【解释】
泾:渭水的支流;水清。渭:渭河;源出甘肃;流至陕西潼关入黄河;水浊。泾水渭水哪个清哪个浊都分不清。喻指是非、善恶、分辨不清。
【出处】
唐 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熏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 14 熏莸同器 】
【拼音】
xún yóu tóng qì
【解释】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 15 玉石不分 】
【拼音】
yù shí bù fēn
【解释】
比喻好坏不分。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 16 白黑不分 】
【拼音】
bái hēi bù fēn
【解释】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 17 皂白不分 】
【拼音】
zào bái bù fēn
【解释】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
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 18 薰莸同器 】
【拼音】
xūn yóu tóng qì
【解释】
香草和臭草收藏在同一个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薰:香草;莸:臭草。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 19 青红皂白 】
【拼音】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
皂:黑色。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指不同颜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井水不犯河水 明辨是非 是是非非
是 非 分 明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642619985.html
上一篇:吃素的反义词
下一篇:挨肩擦背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