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的反义词有:切肤之痛,哀痛欲绝,寻死觅活,心如刀割,忧心如焚,悒悒不乐,悒悒不欢,暗气暗恼,泣不成声,苦海无边,踣地呼天,鬼哭狼嚎,欢天喜地[huān tiān xǐ dì]的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 出自: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 1 切肤之痛 】
【拼音】
qiè fū zhī tòng
【解释】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 2 哀痛欲绝 】
【拼音】
āi tòng yù jué
【解释】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3 寻死觅活 】
【拼音】
xún sǐ mì huó
【解释】
叫喊着要去死。多形容因极其悲痛或耍无赖而疯疯颠颠的样子。
【出处】
元 关汉卿《金钱池》:“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 4 心如刀割 】
【拼音】
xīn rú dāo gē
【解释】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 5 忧心如焚 】
【拼音】
yōu xīn rú fén
【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 6 悒悒不乐 】
【拼音】
yì yì bù lè
【解释】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出处】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庸主对坐,悒悒不乐。”
【 7 悒悒不欢 】
【拼音】
yì yì bù huān
【解释】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生恚怒,悒悒不欢。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为商榷,辄摇首不愿。”
【 8 暗气暗恼 】
【拼音】
àn qì àn nǎo
【解释】
受了气闷在心里。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
【 9 泣不成声 】
【拼音】
qì bù chéng shēng
【解释】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 10 苦海无边 】
【拼音】
kǔ hǎi wú biān
【解释】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 11 踣地呼天 】
【拼音】
bó dì hū tiān
【解释】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 12 鬼哭狼嚎 】
【拼音】
guǐ kū láng háo
【解释】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兴高彩烈 兴高采烈 喜气洋洋 喜笑颜开 悒悒不乐 手舞足蹈 抚掌大笑 欢欣鼓舞 欣喜若狂 皆大欢喜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欢 天 喜 地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567119178.html
上一篇:蜻蜓点水的反义词
下一篇:预习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