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的反义词有:不可偏废,以一持万,剥茧抽丝,崇本抑末,强本弱末,本末相顺,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的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出自: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 1 不可偏废 】
【拼音】
bù kě piān fèi
【解释】
偏废:偏重这个放弃了那个。指对相互关联的事物不能偏重一个方面;废弃或忽视另一个方面;而应同时并重。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 2 以一持万 】
【拼音】
yǐ yī chí wàn
【解释】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 3 剥茧抽丝 】
【拼音】
bō jiǎn chōu sī
【解释】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 4 崇本抑末 】
【拼音】
chóng běn yì mò
【解释】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出处】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 5 强本弱末 】
【拼音】
qiáng běn ruò mò
【解释】
犹强干弱枝。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买椟还珠 倒果为因 倒行逆施 冠履倒易 剖腹藏珠 喧宾夺主 悬驼就石 拔本塞源 捐本逐末 爱毛反裘 背本趋末 舍本求末 舍本逐末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贵冠履轻头足 轻重倒置 黄钟毁弃
本 末 倒 置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074560219102.html
上一篇:洞察秋毫的反义词
下一篇:熟手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