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于事的近义词有:人浮于食,僧多粥少,十羊九牧,投闲置散,杯水车薪,粥少僧多,人浮于事[rén fú yú shì]的解释: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出自: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1 人浮于食 】
【拼音】
rén fú yú shí
【解释】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2 僧多粥少 】
【拼音】
sēng duō zhōu shǎo
【解释】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 3 十羊九牧 】
【拼音】
shí yáng jiǔ mù
【解释】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出处】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4 投闲置散 】
【拼音】
tóu xián zhì sàn
【解释】
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 5 杯水车薪 】
【拼音】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
杯水:一杯水;车薪:一车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 6 粥少僧多 】
【拼音】
zhōu shǎo sēng duō
【解释】
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出处】
邹韬奋《学校与商场》:“小学教员比较是刻苦耐劳一点,可是各地因为粥少僧多,常常为争夺饭碗而闹得乌烟瘴气。”
人尽其才 各得其所
人 浮 于 事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5940283741402.html
上一篇:平民的近义词_平民的同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