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得已的近义词有:万不得已,不得已而为之,出于无奈,必不得已,无可奈何,逼上梁山,逼不得已,迫不得已[pò bù dé yǐ]的解释: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 1 万不得已 】
【拼音】
wàn bù dé yǐ
【解释】
无可奈何;不得不这样做。万:绝对;万万。
【出处】
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 2 不得已而为之 】
【拼音】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解释】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
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 3 出于无奈 】
【拼音】
chū yú wú nài
【解释】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出处】
《隋史遗文》四回:“本待砍你狗头,怜你也是贫民,出于无奈,饶你去罢!”
【 4 必不得已 】
【拼音】
bì bù dé yǐ
【解释】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出处】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 5 无可奈何 】
【拼音】
wú kě nài hé
【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 6 逼上梁山 】
【拼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 7 逼不得已 】
【拼音】
bī bù dé yǐ
【解释】
逼:逼迫。迫不得已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欲此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何乐不为 心服情愿 甘心情愿 自觉自愿
迫 不 得 已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5843907640281.html
上一篇:陋俗的近义词_陋俗的同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