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的近义词有:不吐不茹,公正不阿,刚正无私,刚直不阿,坚强不屈,奉公不阿,守正不阿,执法如山,持正不阿,方正不苟,方正不阿,无偏无党,柴立不阿,疾恶如仇,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的解释: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出自: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1 不吐不茹 】
【拼音】
bù tǔ bù rú
【解释】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 2 公正不阿 】
【拼音】
gōng zhèng bù ē
【解释】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 3 刚正无私 】
【拼音】
gāng zhèng wú sī
【解释】
刚:刚直;正:正直。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7回:“为人刚正无私,不轻一笑。”
【 4 刚直不阿 】
【拼音】
gāng zhí bù ē
【解释】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 5 坚强不屈 】
【拼音】
jiān qiáng bù qū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6 奉公不阿 】
【拼音】
fèng gōng bù ē
【解释】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出处】
《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 7 守正不阿 】
【拼音】
shǒu zhèng bù ē
【解释】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 8 执法如山 】
【拼音】
zhí fǎ rú shān
【解释】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 9 持正不阿 】
【拼音】
chí zhèng bù ā
【解释】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出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 10 方正不苟 】
【拼音】
fāng zhèng bù gǒu
【解释】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
【 11 方正不阿 】
【拼音】
fāng zhèng bù ē
【解释】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 12 无偏无党 】
【拼音】
wú piān wú dǎng
【解释】
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出处】
《尚书 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 13 柴立不阿 】
【拼音】
chái lì bù ē
【解释】
犹言刚直不阿。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年罹严遣,而公以恩遇始终,正见公之柴立不阿。”
【 14 疾恶如仇 】
【拼音】
jí è rú chóu
【解释】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卑躬屈节 吮痈舐痔 吹吹拍拍 垂首帖耳 奴颜婢膝 婢膝奴颜 官官相护 拍马溜须 掇臀捧屁 摧眉折腰 攀高结贵 曲意逢迎 溜须拍马 点头哈腰 胁肩低眉 胁肩谄笑 苟合取容 谄笑胁肩 谄谀取容 趋炎附势 阿世取容 阿匼取容 阿意取容 阿谀取容 阿谀奉承 阿谀苟合 阿谀逢迎 附势趋炎
刚 正 不 阿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5720248338835.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