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沉大海的近义词_石沉大海的同义词


石沉大海的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近义词有:不知去向去如黄鹤杳如黄鹤杳无消息杳无音信泥牛入海海中捞月海底捞针石投大海称锤落井金瓶落井销声匿迹,石沉大海[shí chén dà hǎi]的解释: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出自: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石沉大海的近义词详解

1 不知去向

【拼音】

bù zhī qù xiàng

【解释】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不知去向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2 杳如黄鹤

【拼音】

yǎo rú huáng hè

【解释】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处】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杳无消息

【拼音】

yǎo wú xiāo xī

【解释】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4 杳无音信

【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出处】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5 泥牛入海

【拼音】

ní niú rù hǎi

【解释】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6 海中捞月

【拼音】

hǎi zhōng lāo yuè

【解释】

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7 海底捞针

【拼音】

hǎi dǐ lāo zhēn

【解释】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8 石投大海

【拼音】

shí tóu dà hǎi

【解释】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0回:“吕岳闻杨瑨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无言。”

9 称锤落井

【拼音】

chèng chuí luò jǐng

【解释】

称:通“秤”,衡器;称锤:秤砣。比喻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出处】

宋·释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福州资福善禅师:自此一别,称锤落井。”

10 金瓶落井

【拼音】

jīn píng luò jǐng

【解释】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出处】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11 销声匿迹

【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解释】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石沉大海的反义词

死灰复燃

“石沉大海”单字解释

石 沉 大 海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5360072934813.html

上一篇:万无一失的近义词_万无一失的同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