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的近义词有:声色并厉,正言厉色,正颜厉色,疾言厉色,辞严义正,声色俱厉[shēng sè jù lì]的解释: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出自:《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 1 声色并厉 】
【拼音】
shēng sè bìng lì
【解释】
声色:声音和脸色。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便从己。”
【 2 正言厉色 】
【拼音】
zhèng yán lì sè
【解释】
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 3 正颜厉色 】
【拼音】
zhèng yán lì sè
【解释】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 4 疾言厉色 】
【拼音】
jí yán lì sè
【解释】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 5 辞严义正 】
【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释】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不动声色 和颜悦色
声 色 俱 厉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531698663431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