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三倒四的近义词_颠三倒四的同义词


颠三倒四的近义词

颠三倒四的近义词有:七颠八倒乱七八糟倒三颠四倒横直竖手忙脚乱杂乱无章条理不清横三竖四混淆黑白理伙不清神魂颠倒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语无伦次颠倒错乱颠来倒去,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的解释: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出自: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颠三倒四的近义词详解

1 七颠八倒

【拼音】

qī diān bā dǎo

【解释】

形容十分凌乱。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1卷:“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2 乱七八糟

【拼音】

luàn qī bā zāo

【解释】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3 倒三颠四

【拼音】

dǎo sān diān sì

【解释】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4 手忙脚乱

【拼音】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解释】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5 杂乱无章

【拼音】

zá luàn wú zhāng

【解释】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6 横三竖四

【拼音】

héng sān shù sì

【解释】

犹言横七竖八。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7 混淆黑白

【拼音】

hùn xiáo hēi bái

【解释】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8 神魂颠倒

【拼音】

shén hún diān dǎo

【解释】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9 胡言乱语

【拼音】

hú yán luàn yǔ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10 胡说八道

【拼音】

hú shuō bā dào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出处】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11 语无伦次

【拼音】

yǔ wú lún cì

【解释】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12 颠来倒去

【拼音】

diān lái dǎo qù

【解释】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4卷:“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颠来倒去,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来。”

颠三倒四的反义词

井然有序 有条不紊 言之有序 顺理成章

“颠三倒四”单字解释

颠 三 倒 四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5292550434042.html

上一篇:神采焕发的近义词_神采焕发的同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