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头换面的近义词有:乔装打扮,改名换姓,改天换地,改头换尾,改朝换代,新瓶旧酒,洗心革面,洗面革心,涣然一新,痛自创艾,耳目一新,面目一新,面目全非,改头换面[gǎi tóu huàn miàn]的解释: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出自: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 1 乔装打扮 】
【拼音】
qiáo zhuāng dǎ bàn
【解释】
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却乔装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带了两个家丁,沿路私访而来。”
【 2 改名换姓 】
【拼音】
gǎi míng huàn xìng
【解释】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出处】
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 3 改天换地 】
【拼音】
gǎi tiān huàn dì
【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 4 改头换尾 】
【拼音】
gǎi tóu huàn wěi
【解释】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
【出处】
唐·彦惾《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卷:“增加卷轴,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
【 5 改朝换代 】
【拼音】
gǎi cháo huàn dài
【解释】
指旧的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政权。引申指时代变化很大;与旧时代的情况大不相同。有时也指外敌入侵。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 6 洗心革面 】
【拼音】
xǐ xīn gé miàn
【解释】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7 洗面革心 】
【拼音】
xǐ miàn gé xīn
【解释】
【 8 痛自创艾 】
【拼音】
tòng zì chuāng yì
【解释】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出处】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 9 耳目一新 】
【拼音】
ěr mù yī xīn
【解释】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 10 面目一新 】
【拼音】
miàn mù yī xīn
【解释】
一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
【 11 面目全非 】
【拼音】
miàn mù quán fēi
【解释】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依然如故 原封不动 庐山真面目
改 头 换 面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884870331138.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