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的近义词有:仗马寒蝉,守口如瓶,张口结舌,沉默寡言,理屈词穷,缄口不言,缄口结舌,默不作声,默默无言,噤若寒蝉[jìn ruò hán chán]的解释: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出自: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1 仗马寒蝉 】
【拼音】
zhàng mǎ hán chán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 2 守口如瓶 】
【拼音】
shǒu kǒu rú píng
【解释】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
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 3 张口结舌 】
【拼音】
zhāng kǒu jié shé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 4 沉默寡言 】
【拼音】
chén mò guǎ yán
【解释】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
《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 5 理屈词穷 】
【拼音】
lǐ qū cí qióng
【解释】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6 缄口不言 】
【拼音】
jiān kǒu bù yán
【解释】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
《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 7 缄口结舌 】
【拼音】
jiān kǒu jié shé
【解释】
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
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 8 默不作声 】
【拼音】
mò bù zuò shēng
【解释】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默不作声
【出处】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 9 默默无言 】
【拼音】
mò mò wú yán
【解释】
默默:不出声。不声不响,闭口无言。默默无言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侃侃而谈 口如悬河 口若悬河 百家争鸣 鼓噪而起
噤 若 寒 蝉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566660728927.html
上一篇:禁受的近义词_禁受的同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