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的近义词有:刻不容缓,十万火急,千钧一发,如饥似渴,当务之急,心如火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急不可待,急于求成,急如星火,火烧眉毛,燃眉之急,迫不可待,迫在眉睫,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的解释: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出自: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 1 刻不容缓 】
【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 2 十万火急 】
【拼音】
shí wàn huǒ jí
【解释】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 3 千钧一发 】
【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 4 如饥似渴 】
【拼音】
rú jī sì kě
【解释】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 5 当务之急 】
【拼音】
dāng wù zhī jí
【解释】
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当:原为“处于”;现为“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 6 心如火焚 】
【拼音】
xīn rú huǒ fén
【解释】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 7 心急如焚 】
【拼音】
xīn jí rú fén
【解释】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 8 心急火燎 】
【拼音】
xīn jí huǒ liáo
【解释】
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 9 急不可待 】
【拼音】
jí bù kě dài
【解释】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 10 急于求成 】
【拼音】
jí yú qiú chéng
【解释】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11 急如星火 】
【拼音】
jí rú xīng huǒ
【解释】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12 火烧眉毛 】
【拼音】
huǒ shāo méi mɑo
【解释】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 13 燃眉之急 】
【拼音】
rán méi zhī jí
【解释】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14 迫不可待 】
【拼音】
pò bù kě dài
【解释】
见“迫不及待”。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 15 迫在眉睫 】
【拼音】
pò zài méi jié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迫 不 及 待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383917327659.html
上一篇:极其的近义词_极其的同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