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磊落的近义词有:不愧不怍,不愧屋漏,不欺暗室,光明正大,冰清玉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心怀坦白,扪心无愧,正大光明,浩然之气,磊磊落落,磊落光明,胸怀磊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的解释: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出自: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 1 不愧不怍 】
【拼音】
bù kuì bù zuò
【解释】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2 不愧屋漏 】
【拼音】
bù kuì wū lòu
【解释】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3 不欺暗室 】
【拼音】
bù qī àn shì
【解释】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 4 光明正大 】
【拼音】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5 冰清玉洁 】
【拼音】
bīng qīng yù jié
【解释】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6 大公无私 】
【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7 廉洁奉公 】
【拼音】
lián jié fèng gōng
【解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 8 扪心无愧 】
【拼音】
mén xīn wú kuì
【解释】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 9 正大光明 】
【拼音】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解释】
公正无私、胸怀坦白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 10 浩然之气 】
【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解释】
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11 磊磊落落 】
【拼音】
lěi lěi luò luò
【解释】
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出处】
《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 12 磊落光明 】
【拼音】
lěi luò guāng míng
【解释】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
【出处】
《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刚言鲠亮,有古大臣节概。”
【 13 胸怀磊落 】
【拼音】
xiōng huái lěi luò
【解释】
心地光明正大
【 14 襟怀坦白 】
【拼音】
jīn huái tǎn bái
【解释】
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处】
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上下其手 偷梁换柱 别有用心 大做文章 居心叵测 居心莫测 弄虚作假 怀着鬼胎 明枪暗箭 狗盗鸡鸣 蝇营狗苟 邪门歪道 邪魔外道 鬼蜮伎俩 鬼鬼祟祟
光 明 磊 落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186450926292.html
上一篇:光洁的近义词_光洁的同义词
下一篇:荣耀的近义词_荣耀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