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图强的近义词有: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发扬蹈厉,奋发图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高瞻远瞩,发愤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的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出自: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
【 1 卧薪尝胆 】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2 发奋图强 】
【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3 发扬蹈厉 】
【拼音】
fā yáng dǎo lì
【解释】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饱满蓬勃;意气风发昂扬。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 4 奋发图强 】
【拼音】
fèn fā tú qiáng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 5 奋发有为 】
【拼音】
fèn fā yǒu wéi
【解释】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 6 自强不息 】
【拼音】
zì qiáng bù xī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7 高瞻远瞩 】
【拼音】
gāo zhān yuǎn zhǔ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哀莫大于心死 无所作为 胸无大志 苟且偷安
发 愤 图 强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904624867.html
上一篇:发起的近义词_发起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