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的近义词有:十室九空,家破人亡,无家可归,沦落风尘,流离转徙,流离颠沛,流移失所,流落他乡,流落天涯,流落失所,浪迹天涯,浪迹江湖,离乡背井,荡析离居,颠沛流离,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的解释: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出自:《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 1 十室九空 】
【拼音】
shí shì jiǔ kōng
【解释】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2 家破人亡 】
【拼音】
jiā pò rén wáng
【解释】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 3 无家可归 】
【拼音】
wú jiā kě guī
【解释】
归:返回。没有家可回。指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人。
【出处】
唐 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无家可归者,量给田宅,使得存济。”
【 4 沦落风尘 】
【拼音】
lún luò fēng chén
【解释】
沦落:因生活所迫而漂泊、堕落;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多指女子因生活所迫沦为妓女。
【出处】
元 苍子安《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 5 流离转徙 】
【拼音】
liú lí zhuǎn xǐ
【解释】
流离:流转离散;徙:迁移。辗转迁移,流离转徙
【出处】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6 流离颠沛 】
【拼音】
liú lí diān pèi
【解释】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 7 流移失所 】
【拼音】
liú yí shī suǒ
【解释】
犹言流离失所。
【出处】
《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 8 流落他乡 】
【拼音】
liú luò tā xiāng
【解释】
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外地。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地。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 9 流落天涯 】
【拼音】
liú luò tiān yá
【解释】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出处】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 10 流落失所 】
【拼音】
liú luò shī suǒ
【解释】
流转沦落,没有安身的地方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单符郎全州佳偶》:“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理当收拾,此乃万不得已之事。”
【 11 浪迹天涯 】
【拼音】
làng jì tiān yá
【解释】
浪迹:到处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到处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无定。
【出处】
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
【 12 浪迹江湖 】
【拼音】
làng jì jiāng hú
【解释】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 13 离乡背井 】
【拼音】
lí xiāng bèi jǐng
【解释】
乡、井:家乡;背:离开。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 14 荡析离居 】
【拼音】
dàng xī lí jū
【解释】
荡析:离散。家人离散,没有定居。
【出处】
《尚书 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 15 颠沛流离 】
【拼音】
diān pèi liú lí
【解释】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出处】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安土乐业 安家乐业 安家立业 安居乐业 老有所终 落叶归根
流 离 失 所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886324522.html
下一篇:典礼的近义词_典礼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