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胆的近义词有:不寒而栗,临深履薄,人人自危,人心惶惶,吊胆惊心,吊胆提心,坐卧不安,心乱如麻,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心惊胆落,心烦意乱,忐忑不安,忧心忡忡,悬心吊胆,惊心吊胆,惊惶失措,惶惶不安,担惊受怕,提心在口,揪心扒肝,胆战心惊,提心吊胆[tí xīn diào dǎn]的解释: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出自: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1 不寒而栗 】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解释】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2 临深履薄 】
【拼音】
lín shēn lǚ bó
【解释】
履:践;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稍一不慎就出问题。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3 人人自危 】
【拼音】
rén rén zì wēi
【解释】
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 4 人心惶惶 】
【拼音】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解释】
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 5 吊胆惊心 】
【拼音】
diào dǎn jīng xīn
【解释】
犹言吊胆提心。
【出处】
《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 6 吊胆提心 】
【拼音】
diào dǎn tí xīn
【解释】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 7 坐卧不安 】
【拼音】
zuò wò bù ān
【解释】
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 8 心乱如麻 】
【拼音】
xīn luàn rú má
【解释】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出处】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 9 心惊肉跳 】
【拼音】
xīn jīng ròu tiào
【解释】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 10 心惊胆战 】
【拼音】
xīn jīng dǎn zhàn
【解释】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
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 11 心惊胆落 】
【拼音】
xīn jīng dǎn luò
【解释】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心惊胆落
【出处】
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 12 心烦意乱 】
【拼音】
xīn fán yì luàn
【解释】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 13 忐忑不安 】
【拼音】
tǎn tè bù ān
【解释】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 14 忧心忡忡 】
【拼音】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15 悬心吊胆 】
【拼音】
xuán xīn diào dǎn
【解释】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悬心吊胆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 16 惊心吊胆 】
【拼音】
jīng xīn diào dǎn
【解释】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 17 惊惶失措 】
【拼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18 惶惶不安 】
【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ān
【解释】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 19 担惊受怕 】
【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解释】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 20 提心在口 】
【拼音】
tí xīn zài kǒu
【解释】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 21 揪心扒肝 】
【拼音】
jiū xīn bā gān
【解释】
指人极度焦虑,异常担忧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看到了空旷,自由,无忧无虑,比这么揪心扒肝的活着要好的多。”
【 22 胆战心惊 】
【拼音】
dǎn zhàn xīn jīng
【解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不足为虑 心安理得 谈笑自若 逍遥自在 高枕不虞 高枕无虞 高枕而卧
提 心 吊 胆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877924364.html
上一篇:害怕的近义词_害怕的同义词
下一篇:但凡的近义词_但凡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