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的近义词有:一发千钧,亡在旦夕,千钧一发,危如朝露,危如累卵,命若悬丝,大厦将倾,奄奄一息,岌岌可危,弹尽粮绝,摇摇欲堕,朝不保夕,朝不虑夕,枕戈待旦,气息奄奄,累卵之危,间不容发,险象环生,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的解释: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出自: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1 一发千钧 】
【拼音】
yī fà qiān jūn
【解释】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 2 亡在旦夕 】
【拼音】
wáng zài dàn xī
【解释】
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出处】
《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 3 千钧一发 】
【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 4 危如朝露 】
【拼音】
wēi rú zhāo lù
【解释】
危险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就会消失。比喻处境极危险。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延年益寿乎。”
【 5 危如累卵 】
【拼音】
wēi rú lěi luǎn
【解释】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 6 命若悬丝 】
【拼音】
mìng ruò xuán sī
【解释】
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 7 大厦将倾 】
【拼音】
dà shà jiāng qīng
【解释】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出处】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 8 奄奄一息 】
【拼音】
yǎn yǎn yī xī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 9 岌岌可危 】
【拼音】
jí jí kě wēi
【解释】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 10 弹尽粮绝 】
【拼音】
dàn jìn liáng jué
【解释】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出处】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 11 朝不保夕 】
【拼音】
zhāo bù bǎo xī
【解释】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 12 朝不虑夕 】
【拼音】
zhāo bù lǜ xī
【解释】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13 枕戈待旦 】
【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解释】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出处】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14 气息奄奄 】
【拼音】
qì xī yǎn yǎn
【解释】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15 累卵之危 】
【拼音】
lěi luǎn zhī wēi
【解释】
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
【出处】
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 16 间不容发 】
【拼音】
jiàn bù róng fà
【解释】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 17 险象环生 】
【拼音】
xiǎn xiàng huán shēng
【解释】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安如泰山 安如磐石
危 在 旦 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