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近义词有:上树拔梯,临危下石,乘人之危,休戚与共,幸灾乐祸,恻隐之心,投井下石,投阱下石,落井投石,落阱下石,趁火打劫,雪上加霜,落井下石[luò jǐng xià shí]的解释: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出自: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1 上树拔梯 】
【拼音】
shàng shù bá tī
【解释】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出处】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 2 临危下石 】
【拼音】
lín wēi xià shí
【解释】
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 3 乘人之危 】
【拼音】
chéng rén zhī wēi
【解释】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4 休戚与共 】
【拼音】
xiū qī yǔ gòng
【解释】
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出处】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 5 幸灾乐祸 】
【拼音】
xìng zāi lè huò
【解释】
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
【出处】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 6 恻隐之心 】
【拼音】
cè yǐn zhī xīn
【解释】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7 投井下石 】
【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解释】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8 投阱下石 】
【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解释】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9 落井投石 】
【拼音】
luò jǐng tóu shí
【解释】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
沙汀《炮手》:“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
【 10 落阱下石 】
【拼音】
luò jǐng xià shí
【解释】
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11 趁火打劫 】
【拼音】
chèn huǒ dǎ jié
【解释】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出处】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12 雪上加霜 】
【拼音】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解释】
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一臂之力 从井救人 助人为乐 好善乐施 恻隐之心 患难相共 扶危拯溺 扶危济困 扶困济危 拯溺救焚 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 济困扶危 解衣衣人 雪中送炭
落 井 下 石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812023090.html
下一篇:测量的近义词_测量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