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的近义词有:不屈不挠,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贞不屈,坚韧不拔,宁为玉碎,宁死不屈,死灰复燃,百折不回,百折不屈,百折不摧,百折不移,百败不折,绝不屈服,至死不屈,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的解释: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出自: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1 不屈不挠 】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2 坚定不移 】
【拼音】
jiān dìng bù yí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3 坚持不懈 】
【拼音】
jiān chí bù xiè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4 坚贞不屈 】
【拼音】
jiān zhēn bù qū
【解释】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出处】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 5 坚韧不拔 】
【拼音】
jiān rèn bù bá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6 宁为玉碎 】
【拼音】
níng wèi yù suì
【解释】
【 7 宁死不屈 】
【拼音】
nìng sǐ bù qū
【解释】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
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 8 死灰复燃 】
【拼音】
sǐ huī fù rán
【解释】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9 百折不回 】
【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 10 百折不屈 】
【拼音】
bǎi zhé bù qū
【解释】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 11 百折不摧 】
【拼音】
bǎi zhé bù cuī
【解释】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12 百折不移 】
【拼音】
bǎi zhé bù yí
【解释】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出处】
明 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13 百败不折 】
【拼音】
bǎi bài bù zhé
【解释】
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
【 14 至死不屈 】
【拼音】
zhì sǐ bù qū
【解释】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一蹶不振 因噎废食 知难而退
百 折 不 挠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jyc/174074765722151.html
下一篇:志向的近义词_志向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