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
大放厥词
【成语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成语解释】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成语出处】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成语例句】
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郭良蕙《焦点》十)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大放厥詞
【英文翻译】
talk a lot of nonsense
【成语故事】
大放厥词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大放厥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韩愈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浮泛的成语
【成语关注】
铺陈 辞藻 贬义 夸夸其谈 大发议论 中肯 胡说八道
大字的详细解释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放字的详细解释
【厥】:1.晕倒;气闭:昏厥。痰厥。2.文言代词。相当于“其”:厥后。大放厥词。3.文言助词。相当于“之”:层构厥高,临乎未央。4.文言副词。才;乃: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厥字的详细解释
【词】: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词字的详细解释
缄口结舌 默默无言
大发议论 大放厥辞 大肆厥辞 说长道短
大放厥词 大放厥辞 大放悲声
大字的成语 放字的成语 厥字的成语 词字的成语 大开头的成语 放开头的成语 厥开头的成语 词开头的成语 da的成语 fang的成语 jue的成语 ci的成语dfjc的成语大放什么什么的成语大什么厥什么的成语大什么什么词的成语什么放厥什么的成语什么放什么词的成语什么什么厥词的成语
* 大放厥词的意思 大放厥词的成语解释 大放厥词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6195179044087.html
上一篇:词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