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有许多摩崖石刻,并不是先行书丹上石,而是直接在石面上雕凿的,临写时要注意不使刀痕夸张,免生习气。
【拼音读音】
[wèi bēi]
【汉字注音】
ㄨㄟˋ ㄅㄟ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386-581)]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
元魏时代碑刻的统称。书法大都结构严整,笔力强劲,其中以北魏水准最高,为后世书法典范之一。
德语 Tafelinschriften aus der Zeit der Nördlichen Dynastien
魏字的详细解释
【碑】: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界碑。墓碑。里程碑。纪念碑。立了一块碑。
碑字的详细解释
北魏东魏西魏魏碑围魏救赵后魏姚黄魏紫魏阙魏勃掃門魏紫姚黃魏斯曼學說魏兩魏紅魏黨魏徵魏公掃圍魏救趙何論魏晉酬魏顆魏良輔
纪念碑里程碑丰碑石碑墓碑口碑碑文界碑有口皆碑立碑碑刻碑林树碑立传碑石碑帖碑记碑铭碑亭魏碑碑碣
他临摹魏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其实遗憾更真实,比如断臂的维纳斯,汉魏碑帖。
如果他曾看过许多魏碑,这种学识就会给他一点古气,可是除此之外,他必须让他的灵魂或性格渗进去;这种灵魂或性格当然是人人不同的。
从这一变化中,能使我们看到魏碑由隶化楷的演变和成熟过程.
“雄冠魏碑一成风,白驹笔走似飞龙”,这是人们谒青州玲珑山后对玲珑山书法遗迹的赞誉。
公司大门上的几个烫金大字是用魏碑体写的.
封和墓志铭的书法,属于魏碑中方重端庄、意态奇逸的一类.
孙伯翔先生用羊毫之笔,创造性地将古人钢錾铁凿的魏碑,“刻”在了柔软宣纸上。
书宗何子贞、吴昌硕,兼学魏碑,而能自出新意;画淑老缶、宾翁,并能转益多师;印法秦汉,偶作流行。
* 魏碑的读音是:wèi bēi,魏碑的意思: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有许多摩崖石刻,并不是先行书丹上石,而是直接在石面上雕凿的,临写时要注意不使刀痕夸张,免生习气。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6165112843770.html
上一篇:竹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