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固 xiǎn gù 险固(险固) 险阻坚固。 《吕氏春秋·长利》:“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曷逻闍国》:“国大都城周十馀里,极险固,多山阜。”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加以革军险固之炮垒则绵亘於前,完全之工事则施设於后,守之甚易,攻之极难。”
【拼音读音】
[xiǎn gù]
【汉字注音】
ㄒㄧㄢˇ ㄍㄨˋ
【简繁字形】
險固
【是否常用】
是
险阻坚固。
形势险要坚固。 《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彊持满以拒之。」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
险字的详细解释
【固】:1.结实;牢固:稳固。加固。本固枝荣。2.坚硬:固体。凝固。3.坚决地;坚定地:固辞。固请。固守阵地。4.使坚固:固本。固防。5.鄙陋:固陋。6.同“痼”:固疾。固习。7.姓。8.本来;原来:固有。固当如此。固所愿也。9.固然:坐车固可,坐船亦无不可。
固字的详细解释
负固不悛 金城石室 百二山河 百二关河 百二金瓯 百二山川 金城千里
危险保险风险抢险冒险社会保险探险险情险恶险些寿险艰险惊险险胜遇险铤而走险阴险走险险峻险要
巩固固定牢固固然固定资产固体顽固固有固执凝固加固稳固固守坚固根深蒂固胆固醇固态固步自封类固醇固若金汤
荆州刺史朱修之切断了马鞍山的交通要道,据险固守。
敌人又自以为江防设施严密,可以据险固守。
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
孙策见笮融负险固守,一时难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击败刘繇的别部,接着转兵攻克湖孰、江乘等地。
邾城,地处长江北岸,深沟壁垒,城池险固,是东晋朝廷建立在北方的一个桥头堡。
次早,敌向我阵地猛攻,我连阵地长约500公尺,据险固守,待掩护任务完成后撤退。
山河险固,兵甲冠绝一时,还有大将庞涓,魏国必将称雄中原。
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寇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自古以来,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不仅没有大山,就连丘阜也很难见到,不像长安、洛阳、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四塞险固而利于守。
* 险固的读音是:xiǎn gù,险固的意思:险固 xiǎn gù 险固(险固) 险阻坚固。 《吕氏春秋·长利》:“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曷逻闍国》:“国大都城周十馀里,极险固,多山阜。”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加以革军险固之炮垒则绵亘於前,完全之工事则施设於后,守之甚易,攻之极难。”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6127659743309.html
上一篇:万儿八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