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寇 (姜科、山姜属植物)草寇,别名:海南山姜、小草蔻、土砂仁、假砂仁。拉丁文名:Alpinia hainanensis K. Schum. 姜科、山姜属植物,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叶片带形,长22-5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并有一旋卷的尾状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无柄或因叶片基部渐狭而成一假柄;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有开胃等作用,也常用做调料。 草寇 (汉语词汇)草寇,汉语词汇。 拼音:cǎo kòu 释义:指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语出《旧唐书·僖宗纪》:“如乡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义徒,驱除草寇者,本处以闻,亦与重赏。”
【拼音读音】
[cǎo kòu]
【汉字注音】
ㄘㄠˇ ㄎㄡ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robbers in the mountain] 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草野中的盗贼。 《水浒传.第六一回》:「路上便有些个草寇出来,小人也敢发落的三五十个开去。」 《西游记.第一一回》:「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
英语 bandits
草字的详细解释
【寇】: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寇仇。海寇。外寇(入侵的敌寇)。2.敌人来侵略:入寇。寇边。3.姓。
寇字的详细解释
败寇成王 成王败寇
草原草案草地起草烟草草坪草场花草稻草青草牧草草木野草水草草丛草帽草莓杂草草草中草药
入寇倭寇流寇敌寇穷寇贼寇海寇外寇草寇寇仇窮寇勿追視如寇仇司寇视如寇仇穷寇勿追寇边視爲寇讎視如寇讎視為寇讎積寇
倒不是因为宋江所虑的落得“草寇”之名,而是因为那不是一条社会出路。
这些草寇大肆劫盗行人的财物.
今天居然有人跟他说几千号草寇在一个早晨破门夺寨,简直是不值一笑的拙劣谎言。
于是盗贼蜂起,百姓被迫沦为草寇。
汝与宋江,先为荒野草寇,打家劫舍,不齿于人,后献媚带谄,投效军前,陛下以为虽品行恶劣,可以悔改,遂引为鹰犬之用,前后驱使,更提携拙劣,委以重任。
自到广陵,并钟多垒,即亦招降草寇,救援临淮。
改元泰定,修文法,改税负,安抚流民草寇等。
不当草寇不当兵,以商人的身份走出一条新路。
草寇兵更是慌张,爬三步却又退两步,过了大半晌才堪堪到了山腰,连一半都没到。
* 草寇的读音是:cǎo kòu,草寇的意思:草寇 (姜科、山姜属植物)草寇,别名:海南山姜、小草蔻、土砂仁、假砂仁。拉丁文名:Alpinia hainanensis K. Schum. 姜科、山姜属植物,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叶片带形,长22-5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并有一旋卷的尾状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无柄或因叶片基部渐狭而成一假柄;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有开胃等作用,也常用做调料。 草寇 (汉语词汇)草寇,汉语词汇。 拼音:cǎo kòu 释义:指出没于山地的强盗。 语出《旧唐书·僖宗纪》:“如乡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义徒,驱除草寇者,本处以闻,亦与重赏。”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6061432842810.html
上一篇:薄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