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拼音读音】
[zhuàn wén]
【汉字注音】
ㄓㄨㄢˋ ㄨㄣ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seal script] 汉字字体
饰以篆文。&—&—《后汉书&&mipot;张衡传》
题名并篆文。&—&—明&&mipot; 魏学洢《核舟记》
以篆体书写的文字。 《三国演义.第六回》:「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德语 Siegelschrift (S)
篆字的详细解释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文字的详细解释
篆刻篆书篆字小篆篆文大篆篆体篆工篆章秦篆摄篆雕虫篆刻彫蟲篆刻宝篆數位快速篆刻系統還篆縣針篆二篆賜篆釵股篆
文化文学文艺文章文明文字文件正文精神文明文物中文论文人文文献散文文人物质文明文化大革命天文征文
“熊猫守护使”五个字用古老的篆文书写,这是中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
上层亦四柱三间,四面缩减,正间有篆文“谕葬”二字。
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现象在古文献中比较严重,但一直未引起学界,特别是出版界的重视,往往以讹传讹。
桃夭夭端详匣子,发现底边确有篆文,当即用污泥涂抹,把盒底全被涂黑,一股白烟从盖缝里透出,转眼消逝。
3厘米,在对称格界上下刻阳文篆文“万岁”二字,为红褐色泥质陶,属西汉的典型瓦当。
一张青色灵符,透明莹润,上画奇异篆文,不知有何功用。
这个字,并不是普通的篆文,而是由柳缘的储物玄通显化而出,名为“道门无界!”。
符篆文字蕴含很多讯息,含有各种意思,往往是一个看上去简单的符篆字体,就暗含了好几个字的意思,甚至是一个词组的意思。
在城楼正中间,赫然是三个古体篆文“江陵县”。
* 篆文的读音是:zhuàn wén,篆文的意思:篆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5988609741939.html
上一篇:注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