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 (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拼音读音】
[hēi táo]
【汉字注音】
ㄏㄟ ㄊㄠ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古代的黑色陶器。表面漆黑光亮,一般陶胎较薄,常作殉葬品。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中常有发现。
一种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黑色陶器。纹饰少,薄如蛋壳,里外漆黑,形制优美、色泽高雅,是高度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及东海岸一带。
英语 black eggshell pottery (of the Neolithic Longshan culture)
黑字的详细解释
【陶】:[táo]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陶器。陶俑。彩陶。2.制造陶器:陶冶。3.比喻教育、培养:熏陶。4.姓。5.快乐:陶然。陶醉。[yáo]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陶字的详细解释
黑暗黑龙江黑色黑人黑夜黑白天黑漆黑黑社会黑影黑板黑洞黑客乌黑打黑黑名单黑马黑压压黝黑黑土
陶瓷陶醉陶冶熏陶陶器彩陶自我陶醉陶俑陶然乐陶陶陶土黑陶陶陶陶文釉陶陶塑陶工陶管陶器厂陶缸
凤桥民间艺术创作加工黑陶、竹刻,已走出国门飘向海外.
龙山文化中黑陶独特的“黑、薄、光、纽、挺”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高超的制陶技术、原始的尚黑观念、审美与实用结合的能动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介绍了粉煤灰制黑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合理的配方组成、泥浆工艺参数及合理的烧成制度.
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
黑陶的“熏烟渗炭法”被载入了世界工艺美术史.
黑陶的壮美与崇高让人们感觉到心灵震撼,宁静而致远.
装饰上移植了漆画的工艺于黑陶之上,采用皱漆和镶嵌结合而成.
虽然正值“三伏天”,西城汇黑陶传人田守超和妻子赵振梅仍然没有熄掉窑火“歇伏。
尝鲜各种“莓味”学习黑陶文化。
* 黑陶的读音是:hēi táo,黑陶的意思:黑陶 (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5845525640315.html
上一篇:好身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