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 (汉语词汇)海禁,汉语词汇。 拼音:hǎi jìn 释义:指 明 清 两代禁止 中国 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所采取的措施。
【拼音读音】
[hǎi jìn]
【汉字注音】
ㄏㄞˇ ㄐㄧㄣ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指明·清两代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所采取的措施。
关于航海的各种禁令。
明清时代禁止外国人到中国沿海通商,或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所采取的措施。
英语 prohibition on entering or leaving by sea
德语 Hai jin
法语 Haijin
海字的详细解释
【禁】:[jìn]1.明令取消;制止:严禁走私。2.拘押:监禁。3.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犯禁。违禁物品。4.皇帝的住处:宫禁。紫禁城。[jīn]1.受得住;耐(用):禁得起考验。这件衣服禁穿。2.忍住:不禁大笑。
禁字的详细解释
上海海洋海外海关海军海上沿海海南海水大海海域青海海峡海拔海湾海岸海口海底海啸东海
禁止不禁严禁禁不住禁令禁区情不自禁监禁紫禁城违禁禁忌禁锢禁用拘禁囚禁查禁禁运禁烟软禁解禁
海禁并没有断绝海上贸易,只是将它们逼入了地下而已。雪珥
鉴于倭寇的侵扰,明朝“海禁”在对日贸易上的限制尤为严厉,终明一朝始终都严格限制对日贸易。
清初,清政府沿袭明代的海禁政策,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为朝贡贸易。
郑和航海宣告了明初海禁的破产,福建民间的私人海上贸易日渐兴盛。
这是徽商资本在嘉靖“严肃海禁”后大量从土地流向盐业、典业,又在万历商业环境恶化后持续回流土地的结果。
第二段考察了明世宗45年里的海禁法令.
清康熙年间解除了海禁,官方的海运事业与民间的海上贸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与海禁相结合的特殊政策,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
海禁是指中国古代政府为了整顿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会安定,采取的一种禁阻私人非经过官方许可,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 海禁的读音是:hǎi jìn,海禁的意思:海禁 (汉语词汇)海禁,汉语词汇。 拼音:hǎi jìn 释义:指 明 清 两代禁止 中国 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所采取的措施。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5766193239395.html
上一篇:姑妄言之
下一篇:返回列表